中国经济时报北京讯(记者张娜)8月18日,桐乡市“共同富裕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发布会举行,桐乡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在会上共同发布了《桐乡市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模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桐乡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践汇编》,展现了县域层面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与思考。
本次发布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珊瑚致辞、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晓叶作主旨演讲、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亮发布《报告》、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点评。
县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处于都市圈、城市群框架内的县域单元,面临着“进退失据”的窘境。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县域突破?桐乡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样本。
桐乡市地处长三角一体化腹地,是全国百强县中的常客。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近年来,桐乡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数字化改革、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深化农业生产要素改革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向纵深发展。近10年来,桐乡先后承担了56项农村改革试点。发源于桐乡的自治、法治、德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乌镇管家”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田保姆”成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第一单。
2021年,桐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1.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24938美元,位居全国前列。桐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6,远低于浙江和全国平均水平。
吴亮在发布《报告》时指出,桐乡市共同富裕实践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五化协同”,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将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放在一个篮子里统筹协同,一方面“做大蛋糕”,一方面“分好蛋糕”,推进共同富裕和全面富裕。总体来看,桐乡探索的县域共富是一个乡村不断被唤醒、城乡相互赋能的过程,是一个生产、生活、生态深度咬合,人、财、物、地、技、产、景、文等全域资源不断被激活的过程,是一个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改革持续纵深推进的过程。
桐乡经验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创新。尹成杰在点评时表示,创新是桐乡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桐乡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其中三大创新亮点值得关注,一是制度机制创新,特别是桐乡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的制度性创新成果。二是经济高质量转型创新。抓创新、转方式、强链条、优结构、培新产、增动能、提质量、夯基础,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通过创新来培育新动能。三是经营创新,主要体现在村庄经营,这是强国富民的重大创新,不仅是对浙江,对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在研讨会上,三产融合、集体经济、产业强镇、金融创新、平台赋能、三治融合、新型主体、产业抱团、数字转型、育人创富等十大领域的创新案例对外发布。这些案例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县域对建设共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五化协同”不断向纵深推进,在桐乡市域内,“城”与“乡”日益和谐共生,“共富社会”雏形初显。桐乡实践表明,改革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创新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下一步,应继续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增值潜力,探索建立一套决策高效,社会资本与农民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在乡村扎根,统筹推进数字化改革,用数字化进一步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梗阻。
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国家部委和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桐乡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阿里集团等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原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