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进行生意往来禁令一个月后,美国商务部变脸了,宣布:
将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5G网络标准。
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
而在正式宣布消息之前,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向路透社证实了之前关于这一决定的传闻。
可以预见,这一消息的连锁反应将接踵而至:之前受美国禁令而停摆的英国,及被美方资助胡萝卜诱惑的巴西,可能将重拾与华为合作的5G方案。
01美式5G焦虑
为什么要修改禁令规则,罗斯给了一个很官方的回答:美国不会放弃全球创新领导地位。商务部致力于美国工业界全面参与并倡导美国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这番言论非常美式,借用中式智慧更容易理解美国的改变。“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曾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在很多人看来,世界是一场拳击赛。但是,在中国人眼里,世界是一场拔河游戏。
“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这里面的博弈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绳子往哪移一点,主导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美国对华为的忌惮,既有对中国科技崛起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忧,更有在通信技术上押错赛道的焦虑,这场拔河式的较量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近期,任正非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指出,在通信技术研发上,起初美国认为5G时代并不会这么快到来,6G技术有充分的时间实现突破,就押宝押在了6G上,选择了毫米波的高频段进行研究和发展。
任正非接受媒体专访
没想到,10年之内,5G技术就发展成了一个产业。而华为正确地选择了厘米波中频段5G技术,并在标准、设备和技术上都实现了领先。如此一来,美国就尴尬了,已经开始的6G研发不能停,再回过头来做5G又来不及,于是今年有消息传出美国可能以推动自己的科技公司收购爱立信或诺基亚的形式,直接截胡5G技术。但消息一出,除了推高两家公司的股价,只收获了一片反对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潘基特在年初宣布了美国的5G计划:美国将支付大约100亿美元,让一些卫星广播电视公司腾出一些C波段的频谱,从而让美国电信公司建设这一频段的5G通信网络。在收回这些频段之后,美国政府计划于年底对电信公司展开一次拍卖,从而配合他们的5G网络扩容计划。美国越来越着急了,因为迄今为止,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商用了5G网络,但是信号覆盖还不理想,用户体验不佳。
如果不放开与华为的合作,就意味着美国相关公司被排除在国际标准制定的对话议程外。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亚洲政策高级总监内奥米·威尔逊(Naomi Wilson)表示:“出台这项新规的目的是明确美国企业可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即使某些实体清单上的机构也是这些组织的成员。”
02华为的主动权
华为随后发布声明,表示希望继续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同行就制定标准方面的事宜进行讨论。声明称:“包容性和富有成效的对话将更好地促进技术标准的制定,并推动行业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华为既有的产业创新发展成果,使美国再忌惮也无法绕开它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在2018年以58990件专利申请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其中华为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的企业。在5G领域,华为的专利数量也稳居世界第一。就美国商务部现有的表述来看,还不确定美国公司可以与华为共享或讨论哪些信息与议题。事实上,从华为被加入实体清单以来,美国技术人员与工程师便开始在5G等国际标准的制定当中缺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华为的技术话语权。
美国相关科技巨头的游说在这次规则突变的背后影影绰绰,因此美国的政府官员才会一边反复强调“规则的改变不应被视为削弱了美国对华为进行限制的决心”,一边私下里借由“知情人士”的口风表示“商务部的修正案是对美国公司和立法者的关注做出的回应。”
华盛顿贸易律师凯文•沃尔夫(Kevin Wolf)说,该修正案“将对美国公司在国际标准组织中保持领先地位产生重大帮助,同时又不会影响政府对华为进行限制的目标”。奥米·威尔逊透露,由于2019年5月实体名单更新而引起的混乱,无意间使包括亚马逊、高通和英特尔等在内的美国公司无法参与某些技术标准对话,并使这些公司处于战略劣势。《福布斯》杂志直言这次“剧烈的变动再次确认了华为在全球5G标准领域的影响力,与其突出的专利持有及研发经费支出一样瞩目。”美国也在同时传达一个信息,即美国不希望立刻在5G领域制造出无法弥合的裂缝并威胁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讨论与兼容。虽然美国表示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对自己利益的倡导,但确实削弱了实体清单的影响力。03留住聪明大脑才有主动权不仅是在5G领域,中美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关系,都因全球化后的交融变得更加焦灼和复杂。
《纽约时报》一篇援引美国麦克罗波洛智库(MacroPolo)研究的报道说,美国之所以能在诸如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全球领先地位,跟中国的人才供给离不开关系。去年一个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学术会议接受和发表的论文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作者本科就读于中国大学,比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毕业的作者贡献的论文都要多。但这项研究也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美国生活,为美国的公司和大学工作。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585.71万人,留学生中的尖子生大多选择留在海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美留学的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79.4% 打算留在美国工作。5G时代,AI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无人驾驶、大数据、云技术等领域各大国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些赛场上,唯一确定的是:留得住聪明大脑者才有主动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提醒学术界,在分析人才流动时不能忽视培养机制。“二战时期,希特勒残害犹太人,使得大批犹太人涌入美国,特别是爱因斯坦这类超级大脑,确实提升了美国的科技实力。得了便宜的美国人,战后占领德国时,专门派出小分队抢夺德国火箭专家,为后来的登月计划做足了人才储备。但问题是,他们是先成为专家,然后带着知识去的美国。而麦克罗波洛智库的研究数据样本显然不是这样。”
2019年上海海外留学人才专场招聘会现场从麦克罗波洛智库的分析样本看,其他国家的移民只是在本国完成了本科学习,到了美国才写出相关论文。那么到底是这些移民优秀呢,甚至是某些国家的移民优秀呢,还是美国的教育制度厉害?移民出成绩是不是因为他们“挤”进了这个教育系统里?现在看,并没有明确的结论。美国对移民的封锁,虽然有可能丧失科技精英,但也有可能让本国人有机会进入科技教育系统成为精英。迎接下一次挑战,我们要深究的是:是什么让海外华人杰出?这种杰出是否可以传承?我们能否学到美国培养精英人才的精髓?怎样让人才在本土也能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世界级的精英?这些问题,才是华为5G事件背后的深意。参考资料:腾讯科技:美国多方反对“美政府收购爱立信诺基亚”提议;华尔街文摘: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秘密武器:中国人才。